地基基础损伤机理
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不当或使用环境改变而引起的。最终反映的是建筑物产生过量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或整体倾斜,削弱和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并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可导致地基失稳破坏,引起建筑物倒塌。常见的地基或基础工程事故多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地基失稳工程事故;
构筑物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重度超过了地基承载力,地基将产生剪切破坏,破坏时基础四周的地面有的会出现明显的隆起现象,称为整体剪切破坏;有的会略有隆起,称为局部剪切破坏,有的完全没有隆起现象,则称为冲切剪切破坏。地基产生剪切破坏将引起构筑物倒塌或破坏。
2,土坡滑动工程事故;
建筑在土坡上或土坡顶和土坡趾附近的建筑物会因土坡滑动而产生破坏。造成土坡滑动的外界不利因素很多,例如坡趾取土,坡上加载,雨水渗流都会降低土层界面强度促使局部土体滑动,土坡失稳坍塌常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并危及到人身安全。
3,软弱地基工程事故
软土一般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较高,透水性较小,。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如果不进行地基处理,建筑物荷载较大时,软土地基就有可能出现局部剪切甚至整体滑动。此外,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大,沉降稳定历时较长,将会造成建筑物开裂或严重影响使用。
4,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事故
湿陷性黄土在天然含水量下,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强度与随之降低,会发生显芣著的附加下沉。这种变形大速率的湿陷,会导致建筑物产生严重变形甚至破坏。
5,膨胀土地基工程事故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特性,它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易被误认为是承载力较好的地基土。利用这种土作为结构地基时,如果对它的特性缺乏认识,在设计和施工中不采取措施,其膨胀和收缩变形会对上部结构墙体开裂造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