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对工程结构的危害
1,软土地基变形特征;
软土具有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等特征,软土地基的主要问题是地基变形,具体可表现在建筑物沉降量大且不均匀,沉降速率大以及沉降稳定历时较长。
软土地基上建筑物沉降通常较大,相关资料表明,一般三层房屋沉降量为150~200mm,四层以上变化范围较大通常在200~500mm,之间,其中五,六层房屋沉降量有的可大于600mm。对于有吊车的一般工业厂房,其沉降量在200~400mm之间,而如水池,粮仓,储气柜门,油罐等大型构筑物,沉降量一般都大于500mm,有的甚至会超过1000mm.建筑物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一般不大,但沉降过大,可能造成室内地坪,从而造成雨水倒灌,管道断裂等问题。
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结构体型复杂以及土层均匀性差时,可能会引起很大不均匀沉降,沉降差有时可能超过总沉降量的50%。
软土地基的又一特点是沉降速率大,如果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较大,加荷速率过快,就可能出现等速沉降或加速沉降的现象。施工加荷速率对软土地基的变形和强度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加荷速率大,使地基土产生塑性流动,从而降低地基的强度,增大基础的沉降量,甚至使地基丧失稳定。如果能控制加荷速率,使软土层逐步固结,地基强度逐步增长,便可以适应荷载增长要求,同时也可以降低总沉降量,防止建筑物产生局部的破坏和倾斜。建筑工程活载较小时,竣工时的沉降速率约为0.5~1.5mm/d;活载较大时,最大沉降量可达到40mm/d.
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沉降稳定历时较长,在较深厚的软土层上,建筑物基础沉降常常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建筑物沉降主要是由于地基受荷后,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不断增加,地基土发生固结作用而导致的。由于软土渗透性差,孔隙水压不易消散,从而使得建筑物沉降稳定时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