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树桩加固法――施工工艺
1,成孔
成孔可采用地质钻机钻孔。钻机就位后应整平机座,,调整回转器倾斜角度。当不用套管钻进时,应在钻孔处放置长度为1~2m的护孔套管,来保证孔口处不坍塌。转进宜采用平口 合金钻头 以保证孔形呈直线,当转斜孔时,宜采用较长岩芯管(一般2-4m)钻进。
采用湿法 钻进时,应不断供水。对淤泥质土淤泥质土夹粉砂层时,钻进速度要慢,使钻进时的岩 芯管在孔壁上糊一层泥皮,并在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口的水位。
穿过杂填土地层时,需设置护壁套管。钻进钢筋混凝土或砖石结构基础时,应采用平口合金钻头或钢粒钻头。钻进强风化岩层时,应采用外嵌合金转头,并标准供水量,把岩屑带出钻孔。
2,清孔
当钻进到设计标高后,对于孔内泥浆要清洗置换,直到基本溢出清水位止,并需始终保持钻孔的水位。
3,吊放钢筋笼
清孔后可下放钢筋。桩孔直径一般为10-25cm,小直径桩孔常采用—根钢筋,大直径桩孔可采用数根钢筋,在国外托换工程中常采用小直径数根桩。
钢筋笼制作的每节长度取决于起重机械性能和起吊空间,钢筋笼焊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操作。钢筋笼底部根据土质条件有时可设置通孔器,来防止钢筋笼端部插入孔壁的体中。
4,注浆
注浆可采用一次注浆或二次 注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次注入水泥砂浆时,其 注浆管应采用Ø20mm白铁管,管底部出口应用电工黑胶布二层或聚氨乙烯粘胶布封住。注浆管应在管底1m范围内制作成管状,其孔眼纵向四排,直径为8mm,孔距为1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还可采用二次注浆。此时注浆管宜用两根Ø20mm的白铁管。施工中要求在第一次注浆时,水泥砂浆不能进入第二次注浆管内。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注浆材料和配合比。通常多用水泥作为成桩的胶结材料。国内都以细石子作为粗骨料。黄砂作为填充料,而国外通常不用粗骨料。
注浆压力随柱长而定。桩长在20m范围内,其一次注浆压力为300至500kPa,当柱长为30m时,其中一次注浆压力为600至700kPa。如果采用第二次注浆,则第二次注浆要待第一次注浆后,浆液达到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注浆压力为1500至2000kPa。注浆成柱时要求把浆液注满至孔口,并对孔口露出的钢筋笼加以振动。